1972年初夏的一个夜晚,在北京海淀区的一所校园内,两个女学生正在漫步。
当她们走到一半时,其中一位女生突然面色煞白,僵硬在原地。
她的同伴顺着她的视线,看到前方游荡着一个红发绿瞳的“鬼魂”,她们立即大喊“救命啊!有鬼啊!”
这起事件是海淀区闹鬼事件的第一起,短短一个月内,海淀区又陆续出现了十多次“鬼魂”出没。

目击者描述,这个“鬼魂”红发白面,眼球碧绿,笑声尖锐刺耳,偶尔还会主动袭击人类。
周总理得知后,立即指示公安部门成立专项调查小组,务必将罪犯逮捕归案,还百姓一个安居乐业。
公安部接手后,发现这个案子与他们预想的不同。

首先,根据目击者描述,“鬼魂”长相恐怖,还会发出诡异的笑声,这种声音根本不像人类。
其次,警方对比十多起案件,发现有些案件目击者看到“鬼魂”的时间相近,但距离却相差数十公里。
这让警方感到恐惧,如果真是人,他如何在几分钟内出现在数十里外的地方呢?
尽管是无神论者,警方仍不愿相信世上有鬼怪。

警方对案发现场进行了调查。
他们发现这个鬼喜欢钱财,每次出现都会偷盗一部分钱财,地面留下了清晰的“鬼魂”脚印。
这两个发现,都暗示了有人在装神弄鬼。
但地面上的脚印让警方感到困惑。
因为所有案发地的脚印大小、深浅几乎一致,显然是同一个人的。

脚印大小深浅一致,证明是一个人。
那么这个人如何在几分钟内到达另一个地方呢?
警方决定在海淀区蹲守,直到“鬼魂”再次出现。
但“鬼魂”似乎知道警方在调查,每次出现都不在警方埋伏的地方。
公安部的所有人都感到沮丧。

这时,一个警员提到一个人,可能能协助破案。
这个警员说的不是刑侦专家,而是从放羊转行成为警员的文盲,马玉林。
1906年,马玉林出生于赤峰长胜沟村,因家境贫寒,没钱上学,只能做放羊的工作。
因家里穷,他赔不起一只羊,因此管理羊群成为他工作的重点。
羊群喜欢到处跑,马玉林为了不丢羊,专门请教放羊老师傅,学习看脚印。
他通过脚印判断动物的行为特征、身材体型。

在老师傅的教导下,马玉林进步非凡,加上自己不懈观察,养成了“神眼”。
他能轻松通过脚印找到丢失的羊,还能通过羊的脚印判断羊的体型,帮助他人找回羊。
有一次,有人将他的羊涂成黑色,他仍能凭羊脚印找到自己的羊。
因此,他成为当地有名的追踪大师。

随着对羊脚印的熟悉,马玉林开始将技能应用于其他动物。
凭借此技能,他协助警方侦破了多起案件。
1959年,赤峰供销社发生盗窃案。
警方在现场只找到两个杂乱的脚印,一直向外延伸,直到消失。
警方束手无策时,居民推荐马玉林。
得知马玉林能凭脚印追踪人,警方决定让他试试。
马玉林勘察脚印后,很快锁定了嫌疑人逃跑方向,并给出嫌疑人的身高、体重和年龄,令警方刮目相看。
跟着脚印,马玉林带警方找到嫌疑人并将其抓捕。
此后,警方认为马玉林是不可多得的人才,特批他加入刑警队。

在刑警队,马玉林的神眼因多次案件得到锤炼,能仅凭脚印模拟犯人的体型、年龄和走路姿态。
凭借这一独特技能,他在当地侦破多起大案。
赤峰劫车案、安庆沟丢枪案、安阳铁矿银行抢劫案都因他的神眼被侦破。
他的名声早已传遍赤峰,甚至北京的警方也听说过他。
恰好海淀区闹鬼案件中,罪犯只留下了足迹。
警方想到了马玉林。
马玉林到达北京后,立即前往案发现场。
作为刑侦高手,他知道现场证据会随时间消失。

马玉林先后去多个“鬼魂”出现现场,观察脚印。
除了脚印外,“鬼魂”没留下其他线索。
马玉林观察后,直接说出震惊众人的结论:罪犯是两个人。
所有人都感到惊讶,因为他们对脚印的分析也一致认为是一个人。

马玉林解释,脚印看似一样,但着力点与磨损、拖痕有所不同。
因此,罪犯是两个不同人,而且是双胞胎,身高约一米七。
警方豁然开朗,难怪罪犯能同时出现在不同地方,且脚印几乎一致,原来是两个双胞胎。

罪犯利用双胞胎特性,让海淀区的百姓生活在恐惧中。
马玉林描绘出罪犯的走路姿态,在北京人流量最大的地区开始蹲守。
然而几天过去,仍未找到双胞胎的线索,马玉林开始失望。
这时,传来好消息。

海淀西郊出现一对混血兄弟,行为可疑,身高年龄符合马玉林的描述。
警方立即赶往现场,开始蹲守,几天后看到了这对兄弟。
看到警方,兄弟俩立即逃跑,但马玉林根据足迹找到他们的房子。

进入房子后,兄弟俩拿出双管猎枪与警方对峙。
哥哥被警方击毙,弟弟因哥哥死亡而投降,交代了一切。
他们是中法混血,哥哥因抢劫入狱,出狱后对警察产生怨恨。
于是想出这个方法,扰乱社会治安,增加警察工作量,并为自己带来收入。

他们没想到警察中有如此高手,能根据足迹找到他们。
案件结束后,马玉林返回赤峰,但他的传奇在警界流传。
所有警察都对他那双神眼表示钦佩。
马玉林将经验编纂成学科,即码踪学,能依足迹判断人的身高、体重和年龄等。

码踪学是一门需要丰富经验的学科,尽管马玉林传授给后来的警察,他们也未完全掌握。
现代刑侦技术已取代码踪学,罪犯因先进刑侦技术无处遁形。
转载请注明来自湖南百里醇油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,本文标题:《1972年北京海淀鬼影谜团,文盲老汉助力公安部破案》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